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及其在游戏化学习支架中的应用综述
梁玲琳,耿靖淳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杭州 310018)
摘要:目的 对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现状、智能玩具在游戏化学习支架的研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梳理总结智能玩具的研究脉络、定义与特点。以2000—2023 年,国内外智能玩具文献(中文 257 篇,英文 235 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 CiteSpace 软件,对智能玩具研究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
明晰国内外智能玩具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归类研究案例,探讨国内外在研究智能玩具作为学习支架工具时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结论 国外智能玩具研究相比国内更集中,但两者都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国内外关注的研究方向存在相似性但具体的研究侧重点有较大差异,国内研究关注儿童玩具智能化的交互形式和体验,国外则更重视技术创新在有形玩具载体中的多元应用。在智能玩具应用于支架式学习的研究中,国内外的项目研究也呈现出较大差别,国外注重智能玩具与实际教学场景的整合应用,关注技术创新、特殊群体需求,以及对学习成效的定量评估。国内研究则更强调智能玩具在非正式场景下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促进和发展、智能玩具与儿童交互的方式和策略,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融入。
关键词:智能玩具;教育支持;游戏化学习;学习支架
《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及其在游戏化学习支架中的应用综述》序言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智能玩具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玩具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娱乐资源,能通过动态化的交互体验引导儿童玩中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学习动机,并在此过程中支持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作者通过梳理总结智能玩具的研究脉络、定义与特点,对智能玩具的概念、特征,以及教育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明晰了国内外智能玩具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以及国内外在研究智能玩具作为学习支架工具时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智能玩具的工具资源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以及儿童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
阅读及下载全文:《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及其在游戏化学习支架中的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