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发展历程
《包装工程》(PackagingEngineering)创刊于1972年,原刊名为《防腐消息》,1979年更名为《防腐包装》,由聂荣臻元帅题写刊名,1985年又更名为《防腐与包装》,1988年定名为《包装工程》,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科技期刊,现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主办,《包装工程》编辑部出版,已有52年办刊历史。2010年期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技术栏目,下半月为设计栏目,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3563,国内统一刊号CN50-1094/TB。
《包装工程》数据库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数据库(A刊)
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集群(集团)化试点项目入选期刊
《包装工程》稿件质量保证机制
《包装工程》引进专业的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建立评审专家库,采用初审、专家评审、终审3审制度,重点从研究方法、结论及分析(即数据是否清晰、可靠,论点是否明确,理论分析是否科学合理)、实用价值、学术水平、写作水平、创新点等对文章进行综合考评,并对所有来稿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杜绝抄袭及一稿多投,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盲评精选高质量论文,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级考评,构建稿件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严控稿件质量。
《包装工程》业务范围
报道国内外相关学术理论、应用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相关科技信息,刊载行业相关技术、产品信息,并依托多维度学术社交网络、学术活动、出版发行、新媒体应用、专业技术咨询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学科研究热点、学科发展前沿的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突出期刊的学术性、技术性,扩大期刊影响,进一步打造期刊品牌。
《包装工程》办刊宗旨
致力于发表行业相关的先进材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检测技术;先进防护技术;运输和物流;包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的研究综述、研究论文,旨在反映领域内科学、技术、工程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工程应用、设计研究。
《包装工程》编委
国内编委涵盖了八大美院、知名设计类院校及985、211高校专家,共计207名;国外编委6名。
《包装工程》栏目设置
视觉传达设计:以平面设计及其相关创新理论为主,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
工业设计:以产品设计及其相关创新理论为主,注重前瞻性和深度解析。
《包装工程》特色栏目
2019年专题 |
||
专题内容 |
专题主编 |
发表期数 |
车辆交互设计与评价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学孙远波教授 |
第2期 |
新零售服务下的用户体验设计 |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 |
第4期 |
区域民族文化视角下的产品创新设计 |
内蒙古科技大学韩冬楠教授 |
第6期 |
感性设计方法研究 |
兰州理工大学苏建宁教授 |
第8期 |
多元化的视觉设计与呈现研究 |
首都师范大学李中扬教授 |
第10期 |
为幸福感而设计 |
东华大学吴翔教授 |
第12期 |
3D打印的文创设计定制化服务 |
西安美术学院张浩教授 |
第14期 |
互联网 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 体验研究 |
四川大学杨随先教授 |
第16期 |
信息化下的工程装备创新设计与方法 |
西南石油大学陈波教授 |
第18期 |
从语境到对象:研究对象的哲学转向 |
澳门城市大学辛向阳教授 |
第20期 |
设计体验的游戏特征研究 |
东南大学崔天剑教授 |
第22期 |
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与路径 |
西北工业大学余隋怀教授 |
第24期 |
2019年特别策划 |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发表期数 |
审美意识对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影响研究 |
北京科技大学覃京燕教授 |
第4期 |
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 |
江南大学辛向阳教授 |
第8期 |
定义“服务设计” |
广东工业大学胡飞教授 |
第10期 |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 |
第12期 |
文化科技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创新与设计参与 |
湖南大学季铁教授 |
第14期 |
汽车内饰的造型设计与设计研究 |
湖南大学赵丹华教授 |
第16期 |
人工事物的设计逻辑与特征 |
苏州大学江牧教授 |
第18期 |
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发展趋势研究 |
湖南大学谭浩教授 |
第20期 |
认知神经科学应用于人机交互:未来人机交互研究的新趋势 |
天津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 |
第22期 |
社会结构转型期的设计责任与发展策略 |
重庆大学袁恩培教授 |
第24期 |
2020年专题 |
||
专题内容 |
专题主编 |
发表期数 |
智能产品交互与体验设计 |
湖南大学谭浩教授 |
第2期 |
设计方法与设计研究方法 |
广东工业大学胡飞教授 |
第4期 |
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 |
北京科技大学覃京燕教授 |
第6期 |
康复辅具设计研究 |
山东大学刘和山教授 |
第8期 |
心理加工与产品设计 |
天津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 |
第10期 |
设计与人类安全 |
苏州大学江牧教授 |
第12期 |
可持续产品系统设计 |
中国矿业大学姚君教授 |
第14期 |
文化传承中的“破”与“立”:旅游文化载体创意设计研究 |
天津理工大学钟蕾教授 |
第16期 |
人机智能交互与服务 |
同济大学孙效华教授 |
第18期 |
中华传统艺术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理论与方法研究 |
华东理工大学周美玉教授 |
第20期 |
设计的哲学问题研究及应用 |
西北工业大学陈登凯教授 |
第22期 |
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应用 |
天津科技大学张峻霞教授 |
第24期 |
2020年特别策划 |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发表期数 |
面向产品感性意象的造型优化设计研究现状及趋势 |
贵州大学林丽教授 |
第2期 |
设计的蝴蝶效应:当生活方式成为设计对象 |
澳门城市大学辛向阳教授 |
第6期 |
群智创新:人工智能2.0时代的新兴创新范式 |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可视化设计综述 |
北京理工大学孙远波教授 |
第8期 |
突发事件应急产品现状及趋势研究 |
东华大学吴翔教授 |
|
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
同济大学孙效华教授 |
第10期 |
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图文设计及其视认知特性研究综述 |
西南交通大学支锦亦教授 |
|
设计视阈下的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 |
天津理工大学钟蕾教授 |
第12期 |
肌肉骨骼疾患风险评估方法趋势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张瑞秋教授 |
第14期 |
泛设计领域中的脑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浙江大学杨程教授 |
第16期 |
用户体验设计再研究:从概念到方法 |
广东工业大学胡飞教授 |
|
创新设计中的源泉、机制和评价问题研究综述 |
上海交通大学 胡洁教授 |
第18期 |
设计学的开放性概念与产业模型 |
山东大学王震亚教授 |
第20期 |
智慧养老背景下的老年人数字阅读界面设计研究综述 |
河海大学何灿群教授 |
|
面向人体的个性化设计技术研究 |
广东工业大学成思源教授 |
第22期 |
新中国设计艺术七十年回眸 |
东南大学李轶南教授 |
第24期 |
2021年专题 |
|||
专题内容 |
专题主编 |
发表期数 |
|
复杂系统的认知科学与创新设计 |
中国工程院徐志磊院士 |
上海交通大学胡洁教授 |
第2期 |
设计?人因?脑科学 |
东南大学薛澄岐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学方卫宁教授 |
第4期 |
大数据 万联网 智能化 创新设计 |
北京科技大学覃京燕教授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张小龙教授 |
第6期 |
服务机器人及人机共融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张瑞秋教授 |
华南理工大学陈亮教授 |
第8期 |
新材料创新技术下的设计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学孟子晖教授 |
北方工业大学乔宇教授 |
第10期 |
文化大数据与智能设计方法研究 |
清华大学雍俊海教授 |
湖南大学季铁教授 |
第12期 |
设计学原创方法与“中国智慧” |
同济大学胡飞教授 |
广东工业大学刘强教授 |
第14期 |
增材制造?材料?设计感知 |
河海大学何灿群教授 |
河海大学杨可教授 |
第16期 |
智能设计与设计智能 |
浙江大学孙凌云教授 |
重庆大学刘礼教授 |
第18期 |
创新设计赋能国防装备 |
中国工程院朵英贤院士 |
北京理工大学杨建明教授 |
第20期 |
数字遗产与文化传承 |
北京大学郭宗明教授 |
杭州师范大学潘志庚教授 |
第22期 |
群智创新与设计 |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 |
第24期 |
2021年特别策划 |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发表期数 |
设计科学研究方法探讨 |
上海交通大学席涛教授 |
第8期 |
智能假肢膝关节的研发要点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
河北工业大学刘作军教授 |
第10期 |
视觉认知视角下工业制造信息图符研究进展 |
南京理工大学吴晓莉教授 |
|
“设计产业化”与“产业战略设计”论纲 |
武汉理工大学郑刚强教授 |
|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及成型工艺与应用研究进展 |
长安大学宋绪丁教授 |
第14期 |
配色设计研究现状综述 |
浙江工业大学刘肖健教授 |
|
智能互联时代的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研究 |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刘宁会长 |
|
增强现实辅助装配技术综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巍教授 |
|
头戴产品人因设计与测评研究综述 |
华南理工大学李哲林教授 |
第16期 |
产品品牌基因研究现状与进展 |
江南大学胡伟峰教授 |
|
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研究 |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 |
第18期 |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中的多任务调度策略综述 |
北京交通大学方卫宁教授 |
|
飞行座舱人因设计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 |
陕西师范大学姬鸣教授 |
|
基于传感器数据的用户行为识别方法综述 |
贵州大学杨观赐教授 |
|
金属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展望 |
华中科技大学魏青松教授 |
|
信息设计的实践与发展综述 |
清华大学鲁晓波教授 |
第20期 |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出行即服务”研究进展 |
广东工业大学胡飞教授 |
|
智能人机系统的人机融合交互研究综述 |
东南大学薛澄岐教授 |
|
计算美学:计算科学驱动的视觉美学度量与生成 |
西北工业大学郭斌教授 |
第22期 |
三维形状智能生成方法综述 |
湖南大学肖懿教授 |
|
不确定视角下产品结构性能优化设计综述与展望 |
浙江大学冯毅雄教授 |
第24期 |
智能信息时代下装备制造领域的中国式转型升级 |
燕山大学陈国强教授 |
|
基于知识图谱的情境感知交互设计研究综述 |
陕西科技大学王伟伟教授 |
2022年专题 |
|||
专题内容 |
专题主编 |
发表期数 |
|
工业系统的智能交互模式、人因工效及信息可视化 |
南京理工大学吴晓莉教授 |
西安科技大学孙林辉教授 |
第4期 |
认知计算与智能设计 |
贵州大学杨观赐教授 |
贵州大学林丽教授 |
第8期 |
符号·传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研究 |
广州美术学院刘平云教授 |
第10期 |
|
智能制造时代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 |
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 |
浙江大学冯毅雄教授 |
第12期 |
面向智能家居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
清华大学徐迎庆教授 |
北京大学陈宝权教授 |
第16期 |
数据可视化与数字创意设计 |
浙江大学柴春雷教授 |
浙江大学陈为教授 |
第20期 |
面向智能交互产品的创意服务设计 |
湖南大学刘永红教授 |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 |
第24期 |
2022年特别策划 |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发表期数 |
创意设计融合智能技术提升新经济新动能研究 |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 |
第2期 |
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
南京林业大学汪瑞霞教授 |
第4期 |
中国传统纺织服饰图案研究述评及价值阐释 |
浙江理工大学崔荣荣教授 |
第6期 |
机器人无序分拣技术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翟敬梅教授 |
第8期 |
步态分析研究综述 |
天津科技大学张峻霞教授 |
第10期 |
载人潜水器密闭舱室工业设计研究综述 |
西北工业大学陈登凯教授 |
第12期 |
防跌倒步态平衡训练机器人发展现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殿生教授 |
第14期 |
“艺工融合”理念下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设计 |
重庆大学夏进军教授 |
第16期 |
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
河北工业大学檀润华教授 |
第18期 |
TPB视域下低龄老年人手工艺众创平台研究综述 |
河海大学何灿群教授 |
第20期 |
文物视角下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 |
西北工业大学余隋怀教授 |
第22期 |
2023年专题 |
|||
专题内容 |
专题主编 |
发表期数 |
|
数字化视角下航空领域艺术设计研究 |
西北工业大学王伶教授 |
西安工程大学田宝华教授 |
第4期 |
人工智能2.0与数智化创新设计 |
天津大学郭伟教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继红教授 |
第8期 |
智能交互时代制造的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 |
燕山大学陈国强教授 |
燕山大学许允斗教授 |
第12期 |
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 |
河北工业大学韩旭教授 |
河北工业大学丁满教授 |
第16期 |
人机工程与产品创新设计 |
北京理工大学孙远波教授 |
北京人因智能工程技术研究院赵起超 |
第18期 |
智能人机交互与人机协同组队 |
陕西师范大学宋晓蕾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李宏汀教授 |
第20期 |
AIGC背景下智能设计方法与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卢兆麟教授 |
中国传媒大学王廷信教授 |
第24期 |
2023年特别策划 |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发表期数 |
设计市场学主轴:从设计产业化到上市产业链战略设计体系建构 |
武汉理工大学郑刚强教授 |
第2期 |
突破性创新及其实现方法研究综述 |
河北工业大学张换高教授 |
|
“元”设计研究与展望:元宇宙时代下的数字内容设计 |
浙江大学柴春雷教授 |
第4期 |
智能汽车交互界面用户体验评估方法体系综述 |
湖南大学谭浩教授 |
第6期 |
多通道人机交互中感觉刺激的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
浙江大学孙凌云教授 |
第8期 |
面向乘员安全保护的汽车内室设计新概念 |
清华大学左恒峰教授 |
|
建构中国汉字设计史理论体系 |
清华大学陈楠教授 |
第10期 |
军事领域中的人机协作研究综述 |
北京科技大学钮建伟教授 |
|
人机服务接触体验的影响因素 |
清华大学饶培伦教授 |
第12期 |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比较与对策:基于广东省与江苏省的调研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徐骥 |
第14期 |
中国设计语义学造物意象解析 |
燕山大学孙利教授 |
|
虚拟环境中空间压缩问题的影响与改善 |
陕西师范大学宋晓蕾教授 |
第16期 |
医疗装备产品研发中的人机交互和创新设计 |
西安交通大学李晓玲教授 |
第20期 |
以中国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为导向的设计实践研究 |
西安美术学院张浩教授 |
第22期 |
共存到共生:夹江手工造纸村民居保护与更新研究 |
四川美术学院潘召南教授 |
第24期 |
《包装工程》投稿方式
论文采用官网在线投稿,网址:www.designartj.com,入口为首页左边的“作者登录”;
《包装工程》读者
涵盖国内外学术界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的各高校、大专院校设计类师生,以及国内外行业界的设计精英等。
《包装工程》发行
《包装工程》目前为半月刊,设计栏目每月20号出版发行,近3年来的年度发行量约6万册;
设计栏目杂志的主要发行对象为各高校、大专院校设计类师生及广大设计爱好者;
设计栏目杂志以全国邮局发行为主。另外,包装工程每年参加各种学术和行业会议,也赠送一定数量的杂志。
编辑部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渝州路33号《包装工程》编辑部
邮编:400039
电话:023-68792836
传真:023-68792283
Email:designartj@126.com
网址:www.designartj.com